(资料图片)
于继泰正在进行整车信号采集。 记者 宋迎迎摄
眼下正值暑假,夜晚的校园格外静谧。完成手头的科研报告后,我开始总结7月的工作。月初规划的计划任务一一完成,这让我的心里很有成就感。
2022年6月,我从山东科技大学交通学院硕士毕业后,加入本校赵子亮教授牵头成立的智能新能源动力创新中心担任科研助理,主要负责数据收集、参数匹配、性能建模仿真、科研报告撰写等工作。团队科研氛围浓厚,核心成员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项目经验,承担科技部电动汽车重大专项15项、省部级重大科技专项10项。
担任科研助理,能够接触到最新的科研成果。我所在的智能新能源动力创新中心,主要聚焦智能新能源动力系统和新能源智能运载装备领域开展前瞻技术研究。举例来说,当前,传统船舶主要以柴油机为动力装置,但柴油机油耗高且会产生大量碳排放。我们团队研发的氢复合动力系统,将为船舶同时装上燃料电池、动力电池与柴油机系统,推动船舶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本科时我就对新能源动力与储能技术感兴趣,经常在课余时间参加科技创新竞赛。与优秀的科研团队同行,更加坚定了我深耕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信心,增强了我的科研兴趣。
科研道路离不开导师的引领。工作中,赵子亮教授一直耐心地指导我,给我自由思考和探索的空间。科研团队中还有不少“学术达人”,他们的点拨也让我受益匪浅。
在日常工作中,科研团队为我提供了非常多的实践锻炼机会,我经常参加项目评审会、论证会,作课题汇报和答辩,还经常去企业进行技术交流。从事科研助理工作让我的工作能力、科研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但科研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科研助理,需要付出异于常人的努力。从事科研助理工作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深刻认识到,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做好科研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工作中我不断学习,经常向导师和有经验的同事请教,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和能力。
让我自豪的是,努力耕耘换来了收获。我发表的一篇论文被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撰写的专利也进入了公开审核阶段。得益于科研助理工作的积淀,我已被山东科技大学拟录取为博士研究生。未来,我将以博士研究生的身份留在科研团队内,继续在科研道路上“打怪升级”。
目前,团队成员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山东省重大专项“高性价比增程器系统开发与整车集成应用”项目,研发高性价比增程器系统,消除新能源汽车用户的里程焦虑,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我将继续深耕新能源汽车领域,助力团队早日突破增程器系统关键核心技术,为新能源汽车“续航”。(山东科技大学科研助理 于继泰)
(记者宋迎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