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下午,作为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碳达峰碳中和会议在烟台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会议以“智能低碳 引领未来”为主题,聚焦“双碳”领域新理念、新趋势、新技术,邀请国家部委、省市领导、国际组织及行业协会代表、院士专家、国内外“双碳”领域知名企业负责人、高校代表等300余人参加,共探“双碳”目标下发展路径,共襄低碳发展未来。在“圆桌对话”环节,与会嘉宾围绕“重点行业碳中和转型之路”进行了探讨,为绿色低碳发展建言献策。
以下为发言内容整理
(资料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核电助推“双碳”目标实现
核能发电具有四方面优势:
第一,核能能量密集度很高,同时在所有能源中,核能碳排放量最低。
第二,核电是可调度电源,将作为风电和光电的重要支撑和补充。
第三,中国核电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全面掌握三代核电技术。三代核电首批、首台核电机组均在国内建成。“华龙一号”研发设计过程中进行诸多自主技术创新,与国际同等水平,甚至优于国际水平。
第四,我国核电装备自主化和国产化能力进一步提升,主要核电堆型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总体来看,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将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不过,我国核电装机距预期目标仍有较大差距。有咨询部门测算,2035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5亿千瓦以上,可见未来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另外,中国核电想从“并跑”走到“领跑”,还要加大科研创新力度。一方面,燃料的进一步开发将提升核电安全水平;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也有利于今后核电站设计、运行操作的进一步优化。长远来看,核电的快速发展,将对我国碳减排产生积极作用。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发展部部长张洪斌:企业需明确自身碳发展目标
企业拥抱低碳发展,可以用“不得不为”“顺势而为”来概括。第一,“不得不为”指在欧盟“碳关税”,以及欧盟新电池法规生效等边界约束条件下,各行业都会纳入整个碳减排战略之内。
第二是“顺势而为”,企业首先要明确自身碳发展目标,例如今年6月,上海电气正式发布《上海电气集团“双碳”行动方案》。
上海电气是国内核电设备的主要供应商。上海电气装备业务大概分成两块:能源装备以及工业装备,上海电气分别面对能源、工业两个行业提供两套整体解决方案,在能源领域是新型电力系统解决方案,面对工业领域是零碳产业园区解决方案。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战京涛:低碳化与企业发展共生共存
未来减碳主要将集中在工业和基础设施领域,而西门子业务也将关注在基础设施领域。有人认为减碳将为企业发展带来巨大负担,其实并非如此。一方面,减碳能为企业节能降本,提质增效;另一方面,减碳能够提高企业品牌价值以及整体竞争力。
企业减碳,我认为有三个方面值得重视:
第一,要有科学顶层规划,要重点突出,不要搞运动式减排,要先做起来投入产出比最高的部分。
第二,要有完备的减碳路线图,要从设计、生产、运营、维护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减碳。
第三,要使减碳产生成熟效应,要以低碳产业化为杠杆来撬动整个产业链,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产生双效转化,对于有能力的企业,带动其产业链、生态圈,共同减碳,形成成熟效应。
总体来看,企业要以产业低碳化为支点,以低碳产业化为杠杆,数字化和低碳化双轮驱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低碳化能使企业获得更多活力,因此低碳化和企业发展绝不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问题,而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只有二者共生共存,企业才能立于时代的潮头。
在自身减碳方面,西门子目前在12个园区进行节能改造,14个园区做了屋顶光伏,在21个园区实行绿证电力。
在此推荐西门子两项比较先进的减碳技术,一个是碳足迹的精算追溯系统SiGreen,该系统已经在南京工厂和成都工厂得到部署。另一项技术是智慧能碳管理平台Smart ECX,使用该平台后,碳可实现可视化,并且能够分析对标,预测优化,对于楼宇、园区和工业减碳都有实际意义。SiGreen、Smart ECX已经集成到西门子新的商业平台当中,从中获得一些新的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的洞察。
最后,以西门子的创始人维尔纳·冯·西门子的一句话作为结尾:“我从不为当前的利益而出卖未来。”当下这句话对于诠释企业发展和低碳间的关系具有现实意义。
液化空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路跃兵:氢能应用场景广泛
在“双碳”征程中,企业主要有三方面工作要做。第一,制定自身减排、减碳策略。比如材料方面,如何更多使用循环材料、怎样节省材料的使用、怎样循环使用材料等;用能方面,液化空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是个大型用电、用能跨国公司,是用电大户,“双碳”战略下,我们现在积极大量采用绿电,以降低碳排放。
第二,产业链减碳。液化空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着眼于上下游相关企业的减排,对供应商提出绿色低碳要求,从源头减碳。
第三,新业务减碳。当前液化空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把氢能作为重点发展的新业务。氢既是燃料又是原料,是一种非常绿色的燃料,未来在化工方面能够起到重要作用;另外,氢储能又是一种适合长周期大规模场景的储能方式,可以实现季节间的储能。
可见,氢能在未来能源转型、减碳过程里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因此,液化空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很早便积极在氢能产业进行布局,在2017年达沃斯论坛上成立国际氢能委员会,成为创始成员。
未来交通运输也将朝氢燃料汽车方向发展。当前阶段氢燃料电池主要应用在商用车领域,随着氢能基础设施、加氢站建设布局进一步加快,相信未来会逐渐渗透到乘用车领域。另外,氢交通不仅限于车,船也是重要的氢应用场景,未来氢的应用场景很宽。
阿里巴巴合伙人、阿里本地生活集团总裁方永新:企业要把碳中和作为公司战略
阿里承诺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并且成立了ESG委员会,目前为止我们在减碳方面的进展非常顺利。举几个案例。一是蚂蚁森林,目前为止共种植超过5亿棵树,对碳中和作出贡献。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逐步进入AI时代,比如红绿灯倒计时需要算力来支撑,而算力消耗大量能源,从这方面看,国家在算力能力建设方面的加强至关重要。
企业一定要把碳中和变成公司战略组成部分,此外,还必须结合自身业务优势去推进,具备数字化解决能力。对于企业来说,碳中和这条路早走晚走都要走,还不如现在快速走,大家抱团一起突破,助推“双碳”目标实现。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宾晖(主持人)
能源转型以及工业转型中蕴含着巨大机遇,这些机遇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制造业以及金融体系也具有很大推动作用。我们要抓住“双碳”重大战略机遇,积极行动,各界企业汇聚力量,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文丨本报记者 姚美娇/整理
End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出品 | 中国能源报(ID:cnenergy)编辑丨闫志强